新華社福州8月8日電題:林改“再出發(fā)”——閩西武平發(fā)展林下經濟見聞
新華社記者陳弘毅
8月的閩西武平縣,滿眼皆是綠色。在被譽為“林改第一村”的萬安鎮(zhèn)捷文村,樹林下的土地幾乎都被利用了起來,隨處可見因地制宜的種養(yǎng)項目。
走進茂密的森林中,地上隨處可見的靈芝甚是惹眼?粗@些紅褐色小傘一般的食用菌長勢正好,因病致貧的村民謝春榮露出了笑容。
在村里的致富能人李廣軍的帶領下,今年謝春榮在自家林地里種下了1畝仿野生種植靈芝,預計能給全家?guī)?萬多元收入。
只用了不到2年,仿野生靈芝種植從無到有,在捷文村發(fā)展到了上百畝的規(guī)模。“仿野生靈芝當年種下菌包、當年就能采收、產生效益。得益于武平的好山好水,這里的靈芝品質好,在外面市場賣價高。”李廣軍笑著說,市場反應很好,有的都沒等曬干就被人訂走了。目前,村里合作社已經帶動了7戶困難戶實現增收。
不僅種植靈芝,得益于武平大力發(fā)展的林下經濟,謝春榮在黨和政府的幫扶下,先后選擇了養(yǎng)蜂、種植草珊瑚和臍橙等項目,生活逐漸改善。好日子可期,謝春榮如今十分忙碌,但他“忙得開心”!
“山上的樹木比過去更密了,腳下的流水比過去更清澈了,大家的腰包也比以前更鼓了。” 捷文村原黨支部書記鐘泰福告訴記者。
19年前,因為林權、經營主體不明等問題,亂砍濫伐、“守著青山吃貧困”長期困擾著武平。于是,“被逼出來的林改”誕生了。2001年12月,捷文村發(fā)出了中國第一本林權證,踏出了集體林權改革的第一步。
保住了綠水青山,如何創(chuàng)造出金山銀山?因地制宜,發(fā)展林下經濟,成為武平的選擇之一。武平縣有關部門的數據顯示,近年來,在這個擁有30多萬人口的縣,隨著林下經濟風風火火地興起,至少有7000名曾經在外務工的人回到了家鄉(xiāng)。
2013年,武平縣永平鎮(zhèn)梁山村青年楊漢民放棄了在外的生意,在家鄉(xiāng)人不理解的眼光中回到大山里,做起了養(yǎng)殖棘胸蛙的生意。
如今,“看溪水流淌,聽蛙聲一片”成為他生活的真實寫照。在他的養(yǎng)殖基地周邊,山高林密,空氣清新,水源潔凈。在楊漢民看來,林地雖然不讓砍伐了,但留住了清澈的山泉水和原生態(tài)的自然環(huán)境,換來的是效益更好的林下經濟產業(yè)。
武平縣林業(yè)局局長鐘達昌介紹,林下經濟所生產的生態(tài)產品,滿足了綠色消費的需求,價格一般能高出同類非生態(tài)產品許多。青山綠水如今煥發(fā)出生機,變成了不可多得的寶貴資源,種養(yǎng)出來的特色農產品供不應求。
為此,武平縣財政安排貧困戶生產發(fā)展資金160萬元,精選一批“短平快”的增收項目,引導鼓勵貧困戶結合自身實際選擇適宜項目,目前全縣共有1218戶貧困戶從事林下經濟項目。
武平縣下壩鄉(xiāng)黨委書記鐘生祥告訴記者:“林下經濟發(fā)展了,大家得到實實在在的收益。去年下壩鄉(xiāng)群眾的人均存款8000元,比上一年度增加了1000多元,每個村村財收入平均增加10萬元。”
“近年來,武平縣充分發(fā)揚‘敢為人先、接力奮斗’的林改首創(chuàng)精神,通過發(fā)展林下經濟和特色種養(yǎng),實現了‘不砍樹也致富’的轉變,如今綠水青山和金山銀山相得益彰的局面在這里逐步得到實現。” 武平縣委書記陳廈生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