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氣象局12日發(fā)布的《2015年中國氣候公報》顯示,去年我國平均氣溫創(chuàng)下新高,是有現代氣象記錄以來最熱的一年,雨季、汛期等也出現新特點。此外,入冬以來我國東部地區(qū)霧霾頻發(fā),與氣象條件和全球氣候變化均有關系。未來,我們仍需關注溫室氣體的增多,以及厄爾尼諾的發(fā)展對我國氣候的影響。
全國平均氣溫創(chuàng)新高,雨季出現特殊情況
2015年,全國平均氣溫創(chuàng)歷史新高,為10.5℃,較常年偏高0.95℃,為1961年以來最高值,這也是自1951年有完整氣象記錄以來平均氣溫最高的一年。全國大部氣溫偏高0.5℃,其中東北北部、西北大部、黃淮東部及內蒙古等地偏高1—2℃。
去年,全國平均降水量648.8毫米,較常年偏多3%,且空間分布不均勻。國家氣候中心副主任巢清塵分析認為,我國降水在2015年呈現“兩多兩少”的態(tài)勢,長江中下游和廣西、新疆等地偏多20%到1倍,華南對應的長江、珠江流域偏多10%以上。
此外,中國的雨季去年出現了特殊情況,梅雨季時間較長,降水偏多;而華北雨季短,降水量為13年來次少。華南前汛期開始晚、結束早,造成雨量比常年偏少30%左右;西南雨季開始晚、結束晚,較常年偏少近10%。華北雨季開始晚、結束早,總體而言,雨量偏少一半左右。華西秋雨開始早、結束早,華西南部雨量偏多,北部出現空汛,表現出“南多北空”的特點。
巢清塵表示,去年影響中國的氣象災害總體偏輕,主要是干旱和洪澇。除了空間分布不均,2015年我國降水還存在四季不同的特點,冬、夏季降水偏少,春季接近常年同期,秋季降水偏多明顯,普遍南多北少。
入冬以來北方霧霾頻發(fā),氣象條件是輔助因子
2015年,全球氣候背景及中國氣候特點,成了我國中東部秋冬季霧霾頻發(fā)的外部因子。
據中國氣象局統(tǒng)計,2015年共出現了11次大范圍、持續(xù)性的霾過程,主要集中在年底最后兩個月。“氣候對大氣環(huán)境影響非常明顯,京津冀地區(qū)總體大氣環(huán)境容量較常年偏低20%以上,為1961年以來最低,特別是北京地區(qū)11月至12月靜穩(wěn)天氣偏多50%以上,使重污染頻發(fā)。” 巢清塵說。
大氣環(huán)境容量指數主要由平均風速、降水日數以及通風量構成。全球變暖會影響南北溫度梯度差,從而直接影響風速。巢清塵說:“數據分析表明,我國的平均風速、降水日數特別是小雨日、通風量,都呈整體減少趨勢。因此從時間序列來看,我國的大氣環(huán)境容量在減少。”
據國家氣候中心正研級高級工程師周兵介紹,大氣污染物排放在京津冀地區(qū)起主要作用,氣象條件只是輔助,是外部因素。靜穩(wěn)天氣多、相對濕度大、吸濕作用明顯等不利氣象條件加劇了霧霾的嚴重程度。
此外,霧霾頻發(fā)與氣候因素也有關系。“厄爾尼諾使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作用異常明顯,對中高緯大氣環(huán)流形成間接影響,尤其是盤踞在北極川附近的冷空氣下不來,讓中高緯度表現出平直的東西向環(huán)流,使我國冷空氣活動較弱。冷空氣是由于大氣環(huán)流南北差異產生的梯度造成的風向變化,對霧霾有顯著驅散效果。”周兵分析道。
溫室氣體持續(xù)攀升,將對全球氣候產生重大影響
2015年11月9日,世界氣象組織發(fā)布《2014年WMO溫室氣體公報(總第11期)》。公報稱,2014年全球主要溫室氣體濃度突破了有觀測記錄以來的最高點。溫室氣體主要包括《京都議定書》限排的二氧化碳(CO2)、甲烷(CH4)、氧化亞氮(N2O)、六氟化硫(SF6)、氫氟碳化物(HFCs)、全氟化碳(PFCs),以及《蒙特利爾議定書》限排的部分鹵代溫室氣體。
“冰箱、空調使用的制冷劑會釋放氯氟碳化物,破壞臭氧層,而國家已經禁止使用這些物質,所以觀測到其濃度的下降。但是替代物,比如氫氟碳化物等目前仍在使用,所以濃度上升。”中國氣象局大氣成分觀測與服務中心副主任李楊認為。
據介紹,2014年我國大氣中部分鹵代溫室氣體如氯氟碳化物等的濃度已開始下降,而六氟化硫和一些氫氯氟碳化物、氫氟碳化物、全氟化碳等濃度呈快速上升趨勢。
中國氣象局氣象探測中心溫室氣體業(yè)務室負責人方雙喜認為:“隨著人為活動排放,全球大氣二氧化碳濃度會不斷升高,這將成為常態(tài)。”
世界氣象組織發(fā)布的公報指出,二氧化碳是大氣中最重要的人為溫室氣體,過去十年輻射強迫增加值約83%和過去五年輻射強迫增加值約82%均是由二氧化碳濃度增長所引起。2014年大氣二氧化碳達到工業(yè)革命前水平的143%,這主要因化石燃料燃燒和水泥生產造成的排放、毀林和其他土地利用變化等。
溫室氣體持續(xù)攀升,將對全球氣候產生重大影響。周兵認為,在全球變暖的大背景下,極端天氣事件增多是重要事實。“中國氣溫的升高某種程度上是由于厄爾尼諾引起的。2016年,我們需密切關注未來超強厄爾尼諾對我國和全球氣候可能產生的影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