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地球上最大的島嶼和世界上最后一個沒有被污染過的角落,格陵蘭的很多植物都是可食用的,島上的美食大有嚼頭。
傳統(tǒng)風(fēng)味的復(fù)興
每逢夏秋季節(jié),格陵蘭島都會傲嬌地展示被3000米厚的冰蓋所遮蔽的另一面:青翠的山崗、盛放的花朵和湍急的河流……太陽散發(fā)的熱量讓這個非凡的國度變得更綠了。格陵蘭是一座火山島,常住人口約5.5 萬。格陵蘭人并未因為地球正在變暖、冰蓋逐漸融化而神傷。相反,全球變暖在這里是個“好消息”,這意味著格陵蘭人終于可以在自家的菜園里種植蔬菜,不必完全依賴丹麥進(jìn)口了。
位于格陵蘭島西海岸的努克(Nuuk)是世界上最小的首都,1.6 萬居民中既有丹麥人,也有格陵蘭人。我和漢斯·艾格德酒店(Hotel Hans Egede)沙爾法利克餐廳(Sarfalik)的主廚比約恩·約翰森有約。比約恩來自瑞典,一心想用當(dāng)?shù)厥巢闹谱鞒黾扔腥び钟袆?chuàng)意的美食。他以俄羅斯為中轉(zhuǎn)站最終定居在努克,多年后,他走出了一條屬于自己的獨特烹飪之路,在爭取為食客們奉上格陵蘭最新鮮最純正的食材的同時,大力發(fā)掘本地所特有的動植物資源,復(fù)興一些已被人遺忘的傳統(tǒng)風(fēng)味。比約恩說,格陵蘭人和大自然非常親近,當(dāng)?shù)爻霎a(chǎn)什么他們就吃什么。今天的晚餐就地取材,麥芽酒釀馴鹿肉配血腸,佐以煙熏馴鹿心、胡蘿卜泥、歐芹根和烤洋蔥;干腌麝牛肉配格陵蘭藍(lán)莓、紅甘藍(lán)、山酸模和炸口條。麝牛以堅定的“集體主義”在格陵蘭惡劣的氣候下得以生存。在凍土帶, 冬季的氣溫可能會降至-70℃,麝牛會成群地擠在一起, 直到最強的風(fēng)暴過去。這種團(tuán)結(jié)對外、不怕“犧牲”的精神令我肅然起敬。
第二天,我和比約恩一同前往堪格爾路斯蘇克(Kangerlussuaq)這個不尋常的村莊。說它不尋常,是因為在“二戰(zhàn)”期間它曾充當(dāng)美國的空軍基地,又在冷戰(zhàn)期間被用作美國和歐洲之間的中轉(zhuǎn)站。上世紀(jì)90年代,這里的冰蓋被大眾汽車公司當(dāng)作測試場,因此擁有了唯一一條不是用碎石鋪成的、將居住區(qū)和巨大的冰蓋銜接起來的道路。比約恩用一輛強悍的卡車把我載到了冰蓋邊緣。受小氣候影響,這里擁有格陵蘭島最熱的夏天和最冷的冬天。景觀的切換不足為奇:綠色的苔蘚和低矮的灌木,轉(zhuǎn)個彎就會切換成干燥的極地荒原,那荒原一直朝著白茫茫的格陵蘭冰原延伸開去。留宿堪格爾路斯蘇克的人甚至可以在冰蓋上露營或者遠(yuǎn)足,狩獵者會嘗試獵殺麝牛。“幸運的話,我們沒準(zhǔn)兒能碰上麝牛,”他說,“這些長相奇特的‘大家伙’是在50多年前被引入這里的,很快就繁衍開來,現(xiàn)在共有4000多頭。為了麝牛肉,它們會遭到獵殺。獵殺它們并不困難,嗅到危險氣息時,最年長的麝牛會排成一排保護(hù)最年幼的。對獵人來說,有時候簡直容易得過了頭。”
村子位于一座冰山的對面,可以看到白茫茫的山壁,村民們就在山壁上捕獵北極松雞,他們走過的地方留下了很多紅點,那是雪下的黑莓被踩碎滲出的顏色。村里沒有門鈴,人們也不敲門。鎮(zhèn)上的客人拜訪村民時會直接進(jìn)去,然后禮貌地跺著腳,一方面是告訴主人他們來了,另一方面是為了跺掉腳上的雪。
村民們身材瘦小,鼻孔向外突出,皮膚被風(fēng)吹傷,身上總是帶著魚腥味和濕法蘭絨的味道。
雖然格陵蘭有自己的法治政府,但它仍屬于丹麥的領(lǐng)地。在這里個人電腦就像大多數(shù)人家的壁爐一樣普遍,但是沒有一個房子有水管和自來水,而用來融化冰塊的煤油爐又很容易被大風(fēng)吹滅。海灘的漲潮線堆滿碎裂的冰晶,海邊晾曬架上掛著海豹的骨架、蠟黃的鯊魚片和其他魚片,偶爾還會有覆滿冰層的麝牛頭。這里是鄉(xiāng)村生活的中心,混沌一片,稀稀拉拉地堆著油桶、錨以及獵人們的小敞艙船,其中一些小敞艙船上裝飾著北極狐的尾巴,就像幸運兔的腳一樣。
與自然共生
我在午夜時分入睡,清晨6點就被埃里克森叫醒了。他是我今天的向?qū),此刻正站在門口,手中舉著火把照在我的臉上。他看起來很興奮——肯定有什么事情發(fā)生了。跟著他走出房間才發(fā)現(xiàn),原來參加Igasa美食節(jié)的美食家們已經(jīng)陸續(xù)抵達(dá)了。
始于2012年的Igasa美食節(jié)是當(dāng)?shù)匾荒暌欢鹊拿朗呈,一個把格陵蘭特產(chǎn)發(fā)揚光大的節(jié)日,參加者多為當(dāng)?shù)鼐用,幾乎看不到游客的身影。參與盛會的有來自格陵蘭島著名餐廳的廚師,也有來自Inuili烹飪學(xué)院的年輕學(xué)生。
有人漫不經(jīng)心地彈奏著電吉他,來賓們很自然地跳起了格陵蘭島的波卡舞,那是幾百年前歐洲的捕鯨獵人們交給因紐特人的。我也帶著凌亂的舞步加入了他們,還品嘗了用比目魚和本地羊肉制成的精致佳肴,用鯨魚肉和海豹肉制成的傳統(tǒng)肉干。
40多歲的當(dāng)?shù)鼐用褚蜣r(nóng)卡克的面頰有些發(fā)紅,作為一名兼職獵手,烹飪之余他喜歡擊鼓而歌,最喜歡聊關(guān)于狩獵和炊具的話題。此刻,他正把麝牛肉放在一片石頭上燒烤,調(diào)味料是產(chǎn)自當(dāng)?shù)氐暮谏珴{果加當(dāng)歸制成的美味腌汁——當(dāng)歸是夏天在這里瘋長的一種用途廣泛的植物。
“投我一票,拜托啦。”他信手摘下一片薄薄的綠色葉片,舉著葉片說,“我們喜歡通過這玩意兒獲取維生素C,這是辣根菜,它的根部散發(fā)出一種辛辣的氣味。”他說得沒錯,隨后又摘下一片野生酸模,不出他所料,品嘗起來的確有一種刺激的檸檬酸味。短短的15分鐘,因農(nóng)卡克已經(jīng)咀嚼了幾十種各式各樣的花瓣、葉子和嫩枝,他的奇怪舉動讓我驚訝不已,哪來的怪人,草也能吃得這么津津有味?“格陵蘭的很多植物都是可食用的,島上的美食大有嚼頭。”他一邊說,一邊慢條斯理地收集辣根菜和酸模,以及一些稀奇古怪的植物,這些植物被他稱之為海芫荽、海灘芥菜和風(fēng)鈴草。所有這些花花草草最終都將成為今天晚餐的一部分,與之配伍的是麝牛肉、凍馴鹿肉、海豹脂肪點心和伊盧利薩特Immiaq微釀啤酒廠帶著滑膩泡沫的黑啤酒。
丹麥考古學(xué)家奧萊·古爾達(dá)格(Ole Guldager)從納沙斯雅克鎮(zhèn)(Narsarsuaq)姍姍來遲,除了在當(dāng)?shù)氐牟┪镳^當(dāng)經(jīng)理,他還是個養(yǎng)蜂人。作為格陵蘭唯一一位養(yǎng)蜂人,奧萊的大部分時間都住在島上,最大的心愿是向世人證明,制作出全世界最有機、最健康的蜂蜜不是白日夢。他的蜜蜂快活地飛來飛去,仿佛對生活在這個世界最偏遠(yuǎn)角落感到心滿意足。格陵蘭的蜜蜂以野花和野生植物為蜜源,因此不必跟污染物和化學(xué)品打交道,它們在夏天享受強烈的陽光,冬天則能養(yǎng)精蓄銳。如果你想品嘗這種令人驚嘆的蜂蜜,必須親自來到格陵蘭,或者向奧萊提出請求,也許用不了多久,一罐北極的液體黃金就會寄到你家里。唯一的風(fēng)險是,品嘗過后,你可能會想到格陵蘭走上一遭。
美美地享用了一頓大餐后,我登上了去艾奇普賽米亞(EqiSermia)冰川的游船,從納赫沙克出發(fā)船程約為3個小時,沿途我看到了很多鯨魚。抵達(dá)艾奇普賽米亞冰川后,游船一直和高250米、每天移動9米的冰川前沿保持著至少1000米的安全距離。“它或許不是格陵蘭最高或者最雄偉的冰川,”向?qū)氛f,“但它是最有趣、最可愛、最活躍的一個。”事實上,艾奇普賽米亞是一條小巧的冰川,寬度只有5000米,也是世界上唯一一座能與之共眠的冰川,因此我叫它“精品冰川”。
棄舟登岸后,我直奔艾奇冰川營地(Glacier Camp Eqi)。營地于2001年開業(yè),緊靠法國極地探險家保羅·埃米爾·維克多(Paul Emile Victor)的小屋。這里先是建起了維克多咖啡館(Café Victor),提供簡樸的小木屋,幾年前又建起了4座豪華的木屋,有大大的窗戶,可以望向轟隆作響的冰川,還有私人浴室和用太陽能加熱的洗澡水,大部分游客會在徒步格陵蘭冰蓋邊緣前聚集在咖啡館里?Х瑞^有一位來自丹麥的神秘廚師,平日寡言少語,很少露面。消息靈通人士告訴我,這位神秘的廚師曾在Noma餐廳工作過多年,今晚他為大家準(zhǔn)備的開胃菜是熱騰騰的紅甜菜湯,是把煙熏肉放在高湯中熬煮而成的,比俄式的更美味;桌上的壇子里裝滿了腌制的洋蔥、胡蘿卜等蔬菜,搭配外皮酥脆內(nèi)里溫軟的自制黑面包最好不過。我也很愛吃用比目魚制成的酸橘汁腌魚,跟它搭配的是一種類似甜菜的蔬菜,有點像胡蘿卜干。
神秘廚師烹制的食物別出心裁,對這個一時藍(lán)天白云,一時寒風(fēng)凜冽的地方而言,足夠豐盛、也足夠重口味。當(dāng)我坐在桌旁,面泛紅光地享用這些美味時,屋外的艾奇普賽米亞冰川仍在咆哮。
北極的私房菜
我朝著格陵蘭島南部進(jìn)發(fā), 風(fēng)景如畫的納赫沙克(Narsaq)是典型的格陵蘭小鎮(zhèn),1600名居民大多以漁業(yè)和旅游業(yè)為生。漂亮的房舍上由亮紅與藍(lán)色點綴的尖尖的屋頂格外靚麗。沒多久,我就在鎮(zhèn)子上吃到了最棒的一頓老派格陵蘭式的晚餐。
蘇菲·基爾森(Sofie Kielsen)住在一座綠色的木屋里,地板上鋪著用北極熊和麝牛皮制成的大塊地毯,屋外鐵架上晾曬的鯨脂散發(fā)出奇怪的氣味。76歲的蘇菲在這里生活了一輩子,“我終此一生都在做這些事。當(dāng)我想到這些,建立家園的辛苦就煙消云散了。”她的手腳相當(dāng)麻利,像專業(yè)廚師一樣在廚房里忙來忙去,今天的晚餐是自制煙熏魚和土豆?jié)鉁。從蘇菲家后院的菜園可以眺望卡科爾托克海灣,她一邊摘土豆一邊自言自語:“地里的土豆長到會腐爛的狀態(tài)時,周圍就會發(fā)芽生出一串更小的土豆來,這些小土豆嘗起來難以置信的綿軟,而且還有榛子的芳香。我得去說服鄰居們不要像往常那樣將土豆拔起,而是讓它們留在地里。”夕陽的余暉照亮了廚房的案桌,蘇菲手中的食材正變著魔法。格陵蘭的土地每年總會有幾個月吝于產(chǎn)出新鮮食材,但蘇菲仍然為我準(zhǔn)備了精心鹵制和熏制的植物佳肴,而且還將時令土豆和胡蘿卜的潛力發(fā)揮到了極致。
蘇菲不是這里唯一擁有私人菜園的居民。羅莎·霍根(RosaHoegh)40年前愛上園藝,退休后把自己的花園拓展成了一片郁郁蔥蔥的綠色地帶,從草莓到胡蘿卜,一切都茁壯成長。85歲的保羅·比耶格(Poul Bjerge),曾經(jīng)當(dāng)過Upernaviarsuk實驗農(nóng)場的經(jīng)理,退休后的園藝勞動讓他保持了健康與活力。
風(fēng)一旦停下來,浪頭也隨著平靜下來,但天氣卻依然寒冷。我走到屋外,冰冷空氣把我所有的感官都調(diào)動起來。鎮(zhèn)子上隨處可以見獨角鯨的痕跡,人們把獨角鯨的內(nèi)牙串起來掛在前廊,就像晾衣繩上的衣夾一樣。厚牙則被安放在小建筑的墻上,如市政廳、學(xué)校、圖書館和教堂,是一種驕傲的象征,就像海豹皮跪墊一樣,房子前窗處斜過一顆巨大的長牙似乎也是一種時尚。即使在今天,村里的商店已經(jīng)有iPod 產(chǎn)品售賣,獨角鯨仍然是這里重要的食物來源。獨角鯨的肉被用來填滿冰箱,在黑暗將村子整個籠罩之前這是最后一個營養(yǎng)源。
這個由幾萬名居民聚集起的地處偏遠(yuǎn)的群體,生活被剝離到只剩最基本的元素:生存和分享,大家相互依存,默契勝似言語。蘇菲的鄰居邀請我去喝上一杯黑咖啡,再來點因紐特人的美食Mattak,它是鯨魚的外皮和脂肪層,看起來像折疊起來的毛絨絨的白色毛巾,人們拿來生吃。我問村民Mattak吃起來是什么味道時,他們用同情的目光看著我說:“Mattak就是Mattak的味道,我們可不覺得它有什么榛子的味道。”然后便隨手拿起一塊蘸了蘸醬油,大口地吃了起來。那一瞬間,我仿佛回歸到非常簡單但又意義深遠(yuǎn)的與食物的交互方式中。 |